数字经济与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简介
曲永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
发表于《China Economist》2022年第6期
摘要
“十四五”时期,数字经济是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而产业高质量发展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指向产业发展质量的高级状态,其过程必然伴随着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以及新兴业态的加速涌现,其核心衡量 维度包括产业竞争力、产业创新力、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与产业安全性等。数字经济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逻辑包括生产要素赋能机制、交易成本降低机制、产业组织变革机制以及资源配置能力提升等多重机制,具体包括数字要素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生产要素,数字开放式创新系统、用户创新成为产业跨界融合创新的新常态,产业平台组织下的跨产业链融合,以及跨生态位协同的产业生态链群成为产业链价值共创的新产业组织,数字产业链高度柔性化提高产业链韧性与抗风险能力等。我国数字经济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总体取得显著成效,数字产业化与产业数字化进程不断加快,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并一定程度上重塑了产业分工形态,产业攀登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效应明显;但数字经济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依然面临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足,部分产业关键核心技术严重受制于人,产业组织数字化适应性不足,以及部分产业内部发展协同力度不够、产业链共生发展的数字生态体系尚未形成等问题;未来深化推动数字经济驱动的产业高质量发展需要从把握数字经济发展趋势,瞄准数字经济创新方向,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构建数字治理体系,强化数据要素集聚以及构筑数字人才支撑等多重领域共同发力。
关键词
数字经济;产业高质量发展;自主创新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数字技术迅猛发展,数字经济日益 成为全球产业要素资源重组、结构重塑、竞争格局嬗变的关键力量。加快数字经济发展,已成为世界 各国把握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先机、推动产业效率变革与动力变革、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打造产业增长新引擎、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一、数字经济与产业高质量发展双向驱动的逻辑机理
数字经济之所以受到高度的学术关注,并不仅仅因为数字经济本身的现实重要性,更在于传统经济学理论不能很好地解释特定的数字经济现象。正因此,有学者认为,虽然数字经济没有冲击基础的经济学理论,但实际上造成经济学研究重心的转移,有学者甚至认为,网络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变产业的基本性质,对传统经济理论构成根本挑战,全部经济学都将因为数字创新浪潮而重写。数字经济不仅为各国的经济增长实践,也为经济学理论拓展打开了重要的机会窗口。按照经济学理论拓展的逻辑,面向数字经济的经济学就是要识别那些传统经济学无法很好解释的数字经济特异现象,并通过拓展甚至修正既有的经济学理论,对有别于传统技术经济范式的数字经济和产业发展给出更加逻辑一致且尽可能简洁的解释。
(一) 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要义与价值维度
在新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导战略。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内涵来看,高质量发展是能够更好地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真实需要的经济发展方式、发展结构和发展动力状态。这意味着经济发展目标要从专注速度走向专注质量,即在供给侧层面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 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为指引,实现经济运行效率与质量的双重统一,实现更高效率、更加公平与更可持续的发展。其中,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协调是高质量发展的内生特点,绿色是高质量发展的普遍形态,开放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共享是高质量发展的根本目标。从资源配置的视角看,高质量发展回答的问题是如何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更高、解决资源错配与误配等资源配置的结构性问题,并通过资源配置效率的改善提升整个经济发展的充分性、有效性、协调性、创新性与可持续性。从经济发展的生产要素视角看,高质量发展主要是依赖于创新要素、技术要素以及数据要素构成的核心生产要素驱动经济体系的质量变革、效率变革与动力变革,即通过创新包括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工艺创新乃至管理创新重塑微观市场组织的生产效率,实现创新型经济体系的构建与演化升级。相应地,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中观视角则是产业层面的高质量发展,产业高质量发展包括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