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时节,藏一冬,暖一季

转眼秋天谢幕,立冬节气开启冬三月的帷幕。天地寂寂,万物蛰伏,《千字文》有言:“寒来暑往,秋收冬藏”,一个“藏”字,道出了中国人的过冬智慧。
古人“藏冬”,不是单调的蛰伏,而是把日子过成诗一样的浪漫。
陈继儒藏在炉火边,“夜寒坐小室中,拥炉闲话;渴则敲冰煮茗,饥则拨火煨芋”。夜寒小屋,三五好友围炉而坐,火光跳跃,渴了煮茶,饿了烤芋,谈笑风生,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陆游藏在毯子里撸猫,“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屋外风雪漫天,屋内炉火温柔。家中有书卷、毯子、猫三者相伴,门外风雪交加,我自安然自得。
白居易藏在角落里晒背,“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冬日暖暖,找一处向阳的角落,闭目养神,阳光照在背上,暖意渗入身体,在阳光下打个盹,是冬日最简单的幸福。难怪老话说:“药吃一柜,不如晒晒后背。”
袁枚藏在书香里,“寒夜读书忘却眠,锦衾香尽炉无烟”,寒夜漫长,炉火微熄,书页轻响,书香氤氲间,人心自安,寒冬的漫长,也成了与文字相伴的珍贵时光。
“藏冬”不是躲避,而是一种向内求索的生活态度。寒冬也不是四季的终点,而是在“藏养深蓄”,人生在世,常有顺逆,遇冬而蛰,“深根宁极而待”,少躁,少动,多静,多养,藏锋守拙,静待花开。
文/图 周滔
编辑 徐然
二审 杨韬
三审 闵捷



评论